慧童阅读书房

【教师培训周报】老师本周“充电”成果出炉!这些新技能,正让孩子的阅读课更有趣、更有效!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22日 浏览次数:420
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、绘本馆老师们:
您是否好奇,孩子每周在深读课上收获的观察力、思考力和对数学的兴趣,是如何发生的?这背后,是老师们持续的专业精进!本周的教师培训,聚焦“让课堂更贴近孩子”, 从《时钟王国》里“看得见的时间”,到《世界上最大的蛋糕》中“藏起来的数学”,从生动的备课技巧到有效的家校互动,每一个环节都在精心设计——只为让阅读不仅传递故事,更能真正点燃孩子的思维火花,滋养成长。 今天,就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视角,带您一探这场专业成长的价值,看看它如何最终惠及您的孩子:
1.孩子总是分不清时钟指针?老师掌握了“让时间看得见”的妙招

本周培训中,栗子老师讲解了深度阅读课程《时钟王国》中认识时钟“时钟互动三步法”,通过趣味引导和反复练习,帮助孩子轻松掌握时针、分针和秒针的特点。


第一步:观察与表达

用开放式提问激发孩子主动发现:“仔细观察这三个指针,你觉得它们像什么?哪个最短最胖?哪个最细最长?”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别(如“时针像小矮人,又短又粗;秒针像跳绳,又细又长”),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观察。


第二步:动手强化记忆

通过双向互动巩固认知:


听音拨钟:老师说时间(如“3点整”),让孩子在钟表模型上拨出对应指针位置;


看钟说时:老师拨动钟表,孩子快速说出时间。反复练习中,孩子自然理解指针与时间的关联。


第三步:联系生活实际

引导孩子完成操作手册时,将时间与日常事件结合:“早上7点短针指到7,我们要做什么呀?对啦,是刷牙的时间!”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生动具体。


课后小任务:问问孩子:“如果时钟上只有一根指针,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?”下次课一起来分享答案吧!


效果:孩子不仅能清晰区分指针,更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时间概念,真正“把时间装进小脑袋”!

2.想知道 120分钟课堂学了啥?三步让家长看懂孩子的时间启蒙课


在最新培训中,老师们掌握了更有效的家校沟通方法,能用简单三步向家长说明教学目标:


知识看得见:用"队长-队员-侦察兵"的趣味比喻,帮孩子记住时针、分针、秒针的不同作用


生活用得上:通过作息时间表,让孩子理解守时对吃饭、上学等日常生活的重要性


思维练得会:借助小故事和流程图,培养孩子理解时间长短和因果关系的逻辑能力


家长小贴士:在家可以问问孩子"时钟三兄弟谁最忙?",轻松检验学习效果。

1、备课不再 “摸着石头过河”:导师划重点,精准抓核心

栗子老师在《一寸虫》备课示范中,分享了两个实用备课技巧,帮助老师们打造生动有趣的测量课堂:


(1) 教具巧设计:让"一寸"看得见、摸得着

• 准备带刻度的尺子,上课时直观展示"一寸"的长度

• 下课时设计趣味互动:"用尺子的一寸量量你的耳朵/手指有多长",把抽象概念变成身体游戏


(2)板书可视化:用思维导图强化记忆

• 提前准备白板和大白纸,绘制动物主题思维导图

• 结合动物图片(如长颈鹿、兔子),记录对应尺寸数据

• 用简笔画辅助数列学习,让数字关系一目了然

2.家馆共育新思路:让课后作业变身亲子探索之旅

本周培训中,教研老师分享了提升家馆粘性的创新方法,让课后作业不再是任务,而是亲子共同成长的契机:


(1)从课堂到生活:发现隐藏的数学集合

• 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集合(如厨房里的圆形物品、衣柜中的颜色分类)

• 设计亲子挑战:"找找客厅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组成三角形?"


(2)对比记录法:培养数学思维习惯

•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现象(如一周天气变化、植物生长数据)

• 通过对比不同记录方式,体会小女孩在故事中的记录状态

1、如何在《世界上最大的蛋糕》中“藏”数学?—— 教研老师助力备课要点


在《世界上最大的蛋糕》的深读课备课中,教研老师特别提醒参训老师们:数学知识的渗透,如同故事里的糖霜,要自然地融入,而非生硬地涂抹。不是急于“告诉”孩子概念,而是创造机会让他们“遇见”并“琢磨”数学。


“别急着解释‘长宽高’的定义。先让孩子沉浸在故事里那个巨大的蛋糕形象中。”引导孩子观察描述蛋糕形态的图文,鼓励他们用手比划——“你觉得这一米高的蛋糕,大概到你身体的哪里?” “教室里有什么东西也差不多一米长/高?” 通过实际举例(如门框、桌子高度)和身体动作,让孩子在具象对比中自发感受立体空间概念,“加深理解”自然发生。

2、系统课程的 “成长阶梯”


从 L1 阶段用手工和游戏激发阅读兴趣,到 L4 阶段通过《数学女孩》培养思辨能力,教研团队始终在构建 “螺旋上升” 的能力体系。本周重点打磨的 “家馆共育环节”,更是将课堂目标延伸到家庭场景,让孩子在 “认知 — 实践 — 迁移” 的循环中,真正将阅读转化为成长养分。您看到的每一次课堂互动、每一份手工任务、每一个家庭小作业,都是这套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为认真学习的你们鼓掌图片图片图片